福建省一些貧困村有這樣一批幹部:他們“農民”打扮,張羅村裡的大小事。走村入戶多了,連老百姓家門口的狗都不再對他們陌生,他們由此獲得了一個親切的綽號:“狗不叫”幹部。2004年起,福建先後選派1.4萬名黨員幹部到9150多個建制村擔任村黨組織“第一書記”,這些“駐村幹膠原蛋白部”就是老百姓口中的“狗不叫”幹部。(2月10日《新華每日電訊》)
  群眾用“狗不叫”來形容經常串門的基層幹部,這個稱謂雖然上不了大雅之堂,甚至有些調侃之京站美食意,但卻是百姓內心對幹部最朴實的評價和最深切的認可,是對幹部深入基層、密切聯繫群眾的褒獎。要得到這樣的褒獎並不容易,需要真沉下身子,深入田間地頭和到農戶家中,與群眾打成一片、融為一體,提高瞭解百姓疾苦的“知民度”,把群眾利益實現好、維護好、發展好。
  但是,並不是所有的黨員幹部都能真情融入群眾,為群眾解難題、辦實事。也有少數人將走基層看成是一種形花店式、一項任務,他們到基層無非就是送一點錢物,沒有真正“沉”到基層,走到群眾身邊,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。這樣的走基層怎麼能做到與群眾“面對面”的親密接觸、“心貼心”的真誠交流,又豈能瞭解群眾的疾苦和冷暖,解決群眾最關心、最迫切的問題呢?
  你跟群眾心貼心,群眾就會和你心連心;化療副作用你跟群眾有多近,群眾就會對你有多親。“狗不叫幹部”是群眾對幹部的信賴和對幹部工作的認可,是做群眾工作的一項工作標準,一種工作要求。爭當“狗不叫幹部”,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,把腳跟牢牢地站在大地上,踏進泥土中;帶著感情、帶著責任深入村組、深入農家院壩、深入農戶家中,與群眾“面對面”、“心貼心”,體味群眾“冷暖”,傾聽群眾“怨氣”,摸清群眾想什麼、盼什麼,贊成什麼、反對什麼。要真正做到傾聽民情在一線、傾情服務在一線、傾力發展在一線,在聯繫服務群眾中提高“知民度”。
  廣大黨員幹部要在踐行群眾路線工作中,知道“我是誰”、明確“依靠誰”、弄懂“為了誰”,做到思想上尊重群眾、感情上貼近群眾、工作上依靠群眾;當好矛盾糾紛的“調解員”、村情民意的“聯絡員”、為民解憂的“服務員”,扎扎實固態硬碟推薦實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,才能真正成為“家狗圍著搖尾巴,百姓笑臉迎親人”的“狗不叫幹部”。
  文/秋雨紛紛  (原標題:提高“知民度”才能“狗不叫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fulisvztmorb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